首页

黑冰女王免费专区

时间:2025-05-26 07:29:15 作者: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邀请赛“国际朋友圈”不断扩大 浏览量:17499

  中新网上海5月25日电 (记者 缪璐)第二十一届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邀请赛25日落下帷幕。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58支龙舟队在普陀“半马苏河·七彩秀带”的滨水画卷上,共同描绘“龙耀苏河、向新而行”的热闹景象。

5月25日,第二十一届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邀请赛落下帷幕。(主办方供图)

  本届龙舟赛共有1078名运动员组建58支龙舟队,在精英组、高校组、公开组、中学组、大众组五大组别中竞渡争先,竞赛规模创近十年新高。赛制方面,精英组和高校组均进行22人龙舟比赛,公开组、中学组、大众组则进行12人龙舟比赛。除200米直道赛外,精英组和公开组还进行了100米直道赛比拼。

  除了竞赛规模,本届赛事的“国际朋友圈”进一步扩大,不仅有荷兰、比利时、卢森堡、马来西亚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龙舟队伍共同竞渡苏州河,来自美国、德国、西班牙、瑞士、匈牙利、新加坡、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龙舟爱好者,也纷纷在苏州白娘子、外国记者、上海龙、上海国际友人等龙舟队中担任主力。

  苏州白娘子龙舟队是一支在国内龙舟界声名远扬的队伍。这支队伍最初由中外女性组成,随着队伍不断壮大,后期也吸纳男性队员加入,成员来自法国、美国、比利时、瑞士等国家和地区。此次苏州河龙舟赛,苏州白娘子龙舟队派出16名选手参赛。

  尽管队员们来自各行各业,但都因为这项运动深深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。队中的选手玛丽说:“龙舟运动就像一把钥匙,为我打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。现在,我不仅会划龙舟,还对中国的端午节习俗、神话传说等有了深入了解。”

  作为马来西亚华人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,槟城对以龙舟赛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有着很好的传承。槟城前进体育俱乐部龙舟队经常到中国参加各项龙舟赛事,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邀请赛。

  副领队吴仕昌(Goh Saik Chang)表示,他和所有队员们来之前就对苏州河龙舟赛有着特殊的期待,“因为我们从没有在这样的赛道上划过龙舟。苏州河的赛道很窄,两岸观众很近,这会带给参赛者一种特别的激情。而且此前从未体验过在两岸的高楼大厦间进行激烈的龙舟比赛,这种感觉实在是棒”。

  澳大利亚阳光海岸龙舟俱乐部是一支包容性极强的团队,来沪的队伍中,年龄最小的鼓手艾蕾莎20岁,最年长的一位桨手约翰65岁,其中不少队员是第一次出国比赛。

  因为能用简单的中文进行沟通,奥利弗被大家推举为队伍在上海期间的“对外联络人”。“在澳洲,龙舟项目主要以社区组队和俱乐部形式存在,它是诸多水上项目的一种。虽然在澳洲也有比赛,但是我们感觉中国的比赛在竞技之余,更蕴含了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意义。”他说。

  参赛之余,澳大利亚阳光海岸龙舟俱乐部的队员们还参加了以“做一天上海人”为主题的端午民俗文化体验,期间还体验了包粽子、制作香囊和胸针等活动。46岁的本第一次在澳大利亚以外的国家参加比赛,他说:“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这样一场文化底蕴深厚的比赛活动,在比赛之余还能了解一些关于中国的文化,我们非常期待着还有下一次相聚。”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重庆港—宁波舟山港”江海直达航线开通

“离离暑云散,袅袅凉风起。”北京时间8月22日22时55分将迎来处暑节气。“处,止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。”处暑节气的到来,标志着炎热的天气到了尾声,暑气渐渐消退,由炎热向凉爽过渡。

海内外黄埔人同聚黄埔:加强历史连接、共促薪火赓续

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,借助日益便捷的交通路网,旅游协同质效不断提升。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京环球度假区已成为文旅打卡新地标,两年来有超千万游客体验了高品质沉浸式主题公园之旅;房山区和涞水县依托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联动京冀文旅资源,开发十渡、野三坡、白石山旅游线路,共同打造京西南休闲旅游走廊;平蓟三兴联合印发《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畅游指南》,推出11条精品旅游线路,发行京津冀文化旅游惠民券12万张,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协同推介旅游资源。

陕西白水县发现蔡伦庙遗址

据介绍,沈阳文旅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,为城市发展作出重要贡献,先后入选全国旅客满意十佳城市、全国十大夜游热门城市。“五一”假期热度同比飙升,城市TOP20榜单第14,是东北地区的第一名。

巴西驻华大使:巴中虽相距遥远,但合作愈发紧密

李强祝贺英中贸协成立70周年,赞赏英中贸协始终致力于推动中英关系发展,为中英贸易“破冰”作出历史贡献,并长期为两国沟通对话发挥“桥梁”作用。李强表示,中英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全球两大经济体,保持良好关系有利于双方,也有利于世界。中方始终高度重视中英关系,愿同英方加强对话,深化合作,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,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持续发展、行稳致远。

香港漫游记·畅游篇:和春日迪士尼来一场浪漫之约

李亚民告诉记者,他家种植苹果有20多年了,为了能种出精品果,他不断学习深究,选用优良品种,经过近几年的摸索,现如今他种植的“阿珍”富士苹果,不仅产量比“老把式”翻了一番,还让苹果品质大幅提升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